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贷款行业发展的历程简述(贷款行业发展的历程简述总结)

2023-10-27 9674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简述货币市场的发展历史
  2. 印刷机发展历史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是国民收入分配主体,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调控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巨大的调控作用。但那时银行却是财政的附庸,无足轻重,甚至连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也不存在,更谈不上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了。改革开放,特别是1984年二级银行体制建立以后,我国货币政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宏观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计划管理体制下的货币政策

  

第一阶段是1979~1983年。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仍然是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因为国家处于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模式下,货币和银行的作用被削弱了,直到1984年我国才成立中央银行并开始执行货币政策。因此,此阶段的各项经济指标处于计划体制之下,价格的制定货币投放量以及经济增长完全由政府控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无法充分表现出来。但由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政府对货币的政策是以稳定币值为主兼顾经济发展。

  

(二)宏观管理体制下的货币政策

  

第二阶段是1984~1992年。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有了很大发展,最突出的是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履行中央银行职能,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以国家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开始使用,但信贷现金计划管理仍是主要的调控手段。1988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银行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三)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

  

我国的经济经历了1990~1992年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在当时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四)1998~2008年初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1月起取消了信贷规模管理,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和影响力度得到空前提高。1998年在中国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加大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的提法经历了“稳健的”、“努力发挥作用”、“进一步发挥作用”等阶段,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相当明显。

  

1998~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刺激国内需求,遏制消费物价指数持续负增长和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口不断增长的势头:大幅度降低利率,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灵活调控基础货币;取消贷款限额控制,灵活运用信贷政策,调整贷款结构。

  

2003年初,针对经济中出现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倾向明显加剧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政策措施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适时对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

  

三、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2008年至今)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到多方面严峻考验,克服了国内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等不利因素,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新增信贷资源向“三农”、中小企业和灾区重建等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同时,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改进外汇管理,维护总量平衡。

  

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证流动性供应。一是优化操作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二是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下行;三是适时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并日益加重。因此必须全面贯彻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一阶段,我国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金融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开展政策操作,把握好重点、节奏、力度,着力维护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国际协作,提升市场信心

  

维护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与积极财政政策相配合,积极支持扩大内需,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由于大量的流动性注入在经济好转后可能转化为通胀压力,因此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

  

(三)可择机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长期内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基础。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

  

均衡流动性。从目前数据和相关表态看,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整的空间和可能性已经较小,应更多考虑在公开市场上的回笼操作,以均衡流动性在全年各月的分布。努力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我们要合理地制定货币政策,恰当地运用货币工具,有效地应用宏观调控,从而使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地度过金融危机。(一)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计划和财政手段,货币、信贷手段处于从属地位。在“大一统”的金融格局下,中国人民银行集中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诸多职能于一身,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综合信贷政策。20世纪80年代,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开始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虽然信贷现金计划管理仍居主导地位,但间接金融工具已开始启用。这一期间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超经济增长发行的货币导致商品供需失衡,物价持续上涨。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三次货币扩张,进行了三次货币紧缩。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人,货币政策操作逐步向间接调控转变。从1993年到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到1997年,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积极治理通货膨胀,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第二阶段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货币政策以适度放松为主要特征,旨在治理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至今,货币政策调控的明显特征是为了防止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

  

由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以及软预算约束的存在,中国经济在90年代初期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势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投资与消费需求同时膨胀;二是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三是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四是金融秩序混乱。

  

针对1993—1994年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中央开始推行从1993—1997年长达4年之久的“软着陆”宏观调控。从治理金融秩序入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交易行为,完善金融法规建设,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且加强了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在这一时期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有:第一,整顿金融秩序。第二,强化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调整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央银行正式向社会公布季度货币供应量指标,1995年初宣布将货币供应量列为货币政策的控制目标之一,1996年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的年度调控目标。第四,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加强利率监管。第五,实施汇率并轨,干预汇率形成,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通过以上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以整顿金融秩序、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4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也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1998——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形势,积极采用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第一,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1998年中央银行共下调3次利率水平,1999年6月10日和2002年2月21日又下调2次利率水平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1.98%。第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灵活调控基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4月首次开展公开市场业务,1998年恢复后,公开市场业务日益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1999年公开市场业务债券操作成交7076亿元,净投放基础货币1919.7亿元;2000年为控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稳定货币增长率,人民银行从前两年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转向收回商业银行过多的流动性。第三,取消贷款限额控制,灵活运用信贷政策,调整贷款结构。第四,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

  

这段时间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有:第一,逐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体系,灵活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2003年开始我国外汇供给持续大于需求,且每年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见表3)。第二,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02年2月21日最后一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后,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开始调高利率。同时,本着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的指导思想,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第三,发挥信贷政策在经济调整中的积极作用。第四,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外汇储备稳步增长。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汇率体制改革上不断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措施。在汇率形成机制方面,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和外汇管理局也以此为契机,加快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会议指出,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综合各方专家判断看,这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不利影响大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前外需减弱,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投资下滑,内需不振,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中国经济存在下滑的风险。此时重新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国内需求,是应时之需、必要之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这一政策曾在1998年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遭遇特大洪灾等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意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

  

1、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2、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3、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

  

4、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

  

5、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6、 20多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

  

7、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8、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9、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10、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11、在印刷机械自动化方面,网络化、生产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链接等技术成为开发的重点。海德堡公司的CP2000自动控制系统除了对全机从给纸、输纸及导纸、输墨、输水、换版、套准、清洗、干燥、上光涂布、喷粉及收纸等每个工作环节进行预置、调控及故障诊断之外,还具有实现印刷企业全部生产工序网络化、在线传输印前图像处理数据(CIP3/PPF或CIP4/JDF数据)等功能。

  

12、进入新世纪,多数胶印机制造厂家都开发了相应的DI数字印刷机。此外,为了适应人们对高档彩色印刷品的需求,8色组甚至10色组的多色组双面印刷、附加联线印后加工功能成为各类单张纸胶印机(包括小胶印机、DI直接制版机以及大型胶印机)的开发趋势,而且技术日臻成熟,该类型印刷机已经开始挤占原本属于卷筒纸印刷机的一部分市场。

  

13、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

  

14、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15、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

  

16、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

  

17、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印zhang图片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改变了这种面貌,人们积累的经验可以写成文字,进行大批量的复制、传播,这就是社会的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使更多的人有了读书的机会。

  

18、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无论读书、看报,或是写字、作画,都得和纸接触.在工业、农业和国防工业生产中,也离不开纸.今天,如果没有纸,那简直是不可想像的.纸在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方面,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和材料.回顾历史,这种重要物质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最初的纸是作为新型的书写记事材料而出现的.在纸没有发明以前,我国记录事物多靠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之类.商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实物资料,本世纪以来不断出土;战国到秦汉的竹简、木牍和帛书、帛画,近年来也有大量出土实物.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使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找廉价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旧麻料制成植物纤维纸.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是沿用公元五世纪的历史家范晔(398—445)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62—121)于汉和帝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但是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实践动摇了蔡伦发明纸的说法.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中出土了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麻纸,比蔡伦早了一个多世纪.1957年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初期古纸.经笔者对这纸的分析化验,确认它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所制成.继这之后,1973年在甘肃省居延的汉代金关遗址、1978年在陕西省扶风中颜村的汉代窖藏中,也分别出土了西汉时的麻纸.值得指出的是,1986年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更出土西汉初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的绘有地图的麻纸,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1990年冬在教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三十多张麻纸,其中三张纸上写有文字.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但是早期的西汉麻纸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到了公元二世纪,在东汉宫廷中任尚方令的蔡伦,凭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监制并且组织生产了一批良纸,于永元十七年献给朝廷,从此造纸术在国内推广起来.同时,东汉还进而用树皮特别是楮皮造纸,扩大了原料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蔡伦在历史上是作为良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的身份出现的,这些活动在客观上对造纸术的发展有利,因此他的作用不应该完全抹杀.汉代麻纸制造过程,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大体上是把麻头、破布等原料先用水浸,使它润胀,再用斧头切碎,用水洗涤.然后用弱碱性草木灰水浸透并且蒸煮,这可以说是后世碱法化学制浆过程的滥觞.通过碱液蒸煮,原料中的木素、果胶、色素、油脂等杂质进一步被除去,用清水漂洗后,就加以舂捣.捣碎后的细纤维用水配成悬浮的浆液,再用漏水的纸模捞取纸浆,经脱水、干燥后就成纸张.如果纸表皱涩,还要砑光,方能书写.汉代劳动人民用简单平常的设备,从纺织废料中用化学和机械加工方法使纤维原料更生,制成植物纤维纸,在化学史和工艺史上的确是件值得大书的一项成就.这里有两个技术关键.一是用化学方法把纤维原料中的非纤维素成分去掉,再用强力舂捣使纯纤维素大分子被切短和分丝.二是设计出一种多孔的平面筛,使纸浆能在筛面上滞流,把大部分水滤出后,含少量水的纤维便留在筛面上,再经干燥脱水,就构成一张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纸.这种平面筛就是抄纸器,是现代长网和圆网造纸机的原始雏型.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牍的有力的竞争者.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公元六世纪的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专门有两篇记载了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同时,造纸术传到我国近邻朝鲜和越南,这是造纸术外传的开始.公元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在南方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在晋代不太可能出现竹纸.竹纸应该起源于唐以后,而在唐宋之际有。

  

19、约在1300年前,我国发明了印刷术。

  

20、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是盖印与拓石两种方法发展、合流而形成的。

  

21、雕版印刷术的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参看图1-8)。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力后,便得到了正写的文字印刷品。

  

22、二、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活字版印刷术是宋朝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毕?N发明胶泥活字的情况,这是我国继雕版印刷之后又一伟大发明。毕?N发明的活字版印刷,采用泥活字排版,从造字、排版到印刷都有明确的方法,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毕?N的发明难免粗糙,但它的基本原理和现在的活字版印刷十分相近,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版印刷术既经济又方便,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逐渐取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

  

23、作者:冯瑞乾·:《印刷概论》·印刷术发展史详细可参阅。

  

24、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5、雕版印刷术是我国最早发明的,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石;宋代毕升发明了泥活字,使用泥活字排版,这是我国继雕版印刷术之后的又一重大发明。德国人谷登堡(J。

  

26、 Gutenberg)于15世纪40年代发明的铅活字印刷,开创了印刷技术的新时代;1845年诞生于德国的第一台快速印刷机标志着印刷技术机械化进程的开始。北京人民机器厂于1958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高速双色胶印机。

  

27、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印刷技术伴随着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科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而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感光树脂凸版、PS版开始普及,使印刷实现了多色、高速;20世纪80年代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激光照排机的应用,使排版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使用,标志着印刷在技术与工艺方面的实质性变革。而20世纪70年代点阵式打印机的使用标志着数字印刷的诞生。

  

28、印刷业的发展简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29、而中国的印刷术,不是由某人独力发明,也不是在某一年代突然发明的;而是千百位先贤智慧的结晶,数千年经验的累积,逐渐综合演进发展的集体创作。中国的印刷术,导源极早;自新石器时代的印文陶、斑文布,商周的甲骨文、钟鼎文、玺印封泥,秦代的石刻碑文、模印传瓦,汉代的石经、到东晋的木板雕印符咒,皆为其先期的历程。

  

30、古代印玺,用於印布、印帛、印木、印陶、印泥,皆印刷术之先河。印字之主要意义有二:一是印章,一是印刷。

  

31、中国在周代,用印章已多,至秦汉,广及民间。印章印於纸上,便与雕版印刷之作业过程相同。

  

32、人类文化,乃先有图画,后有文字。印刷的发展,是先印图画,后印文字。

  

33、图画印刷,其内容由简而繁;文字印刷,其字数由少而多。进而文字与图画混合印刷,形成了我中国的印刷文化。

  

34、汉代印章制度普及於民间。佛教徒及道教徒仿印章之法,刻印佛像与符咒。

  

35、汉和帝元兴元年,宦官中常侍蔡伦,利用树皮、麻头、鱼网、破布,发明造纸新方法,对印刷术之推广,居功至伟。汉灵帝时,发明拓印之法。

  

36、梁武帝曾在其父萧顺之墓前立表,石刻「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字,是与印章一样的左反书刻法。唐初贞观十年,印行「女则」十篇,是为雕版印书之始,可惜无实物可证。

  

37、现存的最早雕版印刷书籍,是在韩国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据考证,约雕印於唐武则天长安四年至玄宗天宝十年间,比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由王玠刻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早一百多年。宋仁宗时,毕升首创胶泥瓦活字版印刷法。

  

38、南宋绍兴年间,***用铜版印刷钞票「会子」。在「会子」以前的钞票「交子」、「钱引」、「关子」,也是印刷品。

  

39、中国发明的印刷术经宋朝时蒙古人西征,元朝马可孛罗东游中国与明朝郑和下西洋,先后传入西方。元朝王桢设计木刻活字,并创韵轮字盘检字排版法印书。

  

40、到了十五世纪初,朝鲜(今韩国)创用铜质活字,刊印「大学衍义」、「详定礼文」及「十八史略」等书,是为最古之金属活字版印刷品。西方印刷术的发展可追溯到十四世纪时,欧洲开始用雕板印刷,著名之板印古籍为「贫民圣经」及「圣克利斯多福图」等。

  

41、明英宗时,德国人顾登堡和荷兰人柯斯特创合金活字版。后於清嘉庆年问传入中国。

  

42、一四六O年,意大利人菲尼格拉创雕刻凹版印刷法。后於清光绪年间传入中国。

  

43、十八世纪未,奥国人塞纳菲雨德创石版印刷术,即现在的平版印刷术。后於清道光十一年传入中国。

  

44、台湾地区的印刷业,往台湾光愎初期,仅有小型印刷厂一百八十家,而且绝大多数是活字凸版印刷;平版方面,最多也只能印刷套色的线条印件。由於民国四十二年的美援贷款更新印刷设备,又因民国五十七年起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大量印制彩色教科书,使印刷业欣欣向荣,不仅新厂纷纷成立、产量大增、品质提高,而且由单色印刷进入了平版彩色印刷的时代。

  

45、目前印刷工厂巳超过七千八百家。其中台湾省占百分之五十八点七八,台北市占百分之三十六点二八,高雄市占百分之四点九四。

  

46、民国六十二年前后,中小学教科书之印制,占印刷业生产能量之百分之二十。目前教科书及习作,每年产量将近一亿册,印数较二十年前又大为增加,惟教科书之印制,仅占印刷业生产能量之百分之四点五。

  

47、直言之,由於设备的扩充和自动化,印刷生产能量大为提高。印刷产品类别比率,约可分为二大类:(1)***机关的印件,包括教科书在内,约占百分之二十。

  

48、(2)文化出版书刊,包括书籍、杂志及儿童读物,约占百分之三十。(3)工商业印刷品,包括电路板、纺织品、建材、贴纸、玻璃、陶瓷及宣传品、外销包装材料等,约估百分之五十。

  

49、台湾区的印刷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厂为家族化组织,优点是全家同甘共苦,为巳定目标努力,极容易达成良好的业绩,但缺乏整体性的经营管理制度,现在正进行调整,以期转型升级。由於印刷技术日新月异,印刷相关的各项制造,遂逐渐分离为专业化的单独作业。

  

50、目前可分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网版印刷、特殊印刷、照相分色(电子分色)、制版、装订、上光、制盒,及其他特殊加工行业,业别分类虽细,但各业间均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大型工厂,多采综合性一贯作业生产。

  

51、而网版印刷在配合工业生产需要之下,十年以来,成长甚乌快速,是为一枝新秀。

  

52、 1:关于汉字发展史的三个阶段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53、传统的分期是以汉字字体变化为标准,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这项成果提出,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而应从汉字的构造方法的变化来说明汉字的本质变化。

  

54、这项成果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

  

55、商代以前的文字应该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

  

56、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57、 2: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8、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59、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60、 3:唐朝就有印刷,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造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明代铜活字出现,再到油印,发展到现在利用磁的性质来复印。

  

61、印刷技术从古到今的历史: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史,利用印刷术形成的产业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62、中国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随着纸和墨的出现,印章亦流行起来。4世纪时,道教徒把印章放大,以印制文字稍多的符咒。

  

63、这实际上是一种以盖章的方式印刷文字的方法。与此同时,石碑拓印也在发展,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把纸铺到版印刷,即为雕版印刷术。

  

64、专家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诞生年代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前期的唐朝初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65、套版彩色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术,它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高精度的印刷技术。套版印刷术发明的初期,一般只能印刷朱、墨两种颜色的套印本,称为朱墨本,或叫双印。

  

66、后来,技术日臻完善,继而发展成用四色、五色来套印称为四色本、五色本等。套版彩色印刷术诞生于我国,但到底发明于何时至今仍无明确结论。

  

67、根据历史记载,北宋时期(960—1127年)已出现了铜版印刷的青、蓝、红三色“交子”,但未发现实物。元朝末年(14世纪中后期)已有朱墨两色套印的《无闻和尚注金钢经》。

  

68、 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发现了三幅彩刷的《南无释迦尼佛》,据与同时发现的其它文物相印证,其印刷年代应在辽代统和(983—1012年)年间。看来,套版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不晚于此,确切年代还有待于考古发现和研究。

  

69、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套版彩色印刷品大多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这段时间是我国套版彩色印刷术的发展时期,很多印刷品极为精美。到了清代,四色套印、五色套印甚至更多种颜色套印的技术已经成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70、活字印刷术——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记载。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宋朝人毕升,时间是公元1041—143年。

  

71、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还出现过不少其它材质的活字,有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和铅活字等等。但只有木活字流传了下来。

  

72、至于近代西方铅活字印刷的引入。是在1590年中国澳门排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时才得见。

  

73、值得一提的是木活字的使用,元代王桢在任安徽旌德县县官时曾著有一部学术巨著《农书》,因字数较多,使用雕版印刷不仅耗资高,而且还费时费力。后请木匠刻木活字3万,先行试印6万余字的《大德旌德县县志》,获得了成功。

  

74、为方便排版,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排字从完全手动转为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效率。他还把木活字制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整理,写成《造活字法》一书。

  

75、刻书是继沈括记载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又一部记载我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历史文献。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于西方近400年。

  

76、而且,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省时,省料之优点,为中国和世界的印刷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的铅字印刷也是活字印刷的一种。

  

77、自动排字铸字机。需要铸造的字由打字机一样的键盘输入,每打完一行字,机器会自动将那些字的字模放下,随即射出合金铅自动铸造出输入的字。

  

78、其操作与自动排字同样依靠键盘输入,但得到的是单个字的,比手工排字进一步。油印技术———油印又叫孔版印刷。

  

79、这种印刷方法是用铁笔在纸、布或金属薄铁上刻划出微孔,以此作版置于纸或其它类承印物上、加油墨后,用辊和刮片使油墨从刻版上的微孔漏印到纸上。中国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出现过类似于今天油印技术的镂空纸版印刷和丝网漏印方法。

  

80、用来在丝织物上印制花卉和图案,称之为“夹缬”。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

  

81、 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

  

82、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

  

83、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

  

84、 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大约产生于15世纪中叶,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图文低于空白部分,版面结构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拓石,只是着墨部位正好与拓石相反。

  

85、由于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出来的成品表面墨迹微微凸起,易于辨别,难以模仿,所以多用于印制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86、雕刻铜凹版印刷是意大利人腓纳求赖发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制过地图。到19世纪初叶,欧洲开始用此方法复制名画,印有价证券,使凹版印刷术逐渐地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87、现代胶版印刷与照相凹版印刷:胶版的画线具有亲油性,可吸附油墨;湿滚筒供应水分的非画线部分则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

  

88、打印机是由约翰·沃特(JohnVaught)、戴夫·唐纳德发明的(他们两个合作发明了打印机)。

  

89、将计算机的运算结果或中间结果以人所能识别的数字、字母、符号和图形等,依照规定的格式印在纸上的设备。打印机正向轻、薄、短、小、低功耗、高速度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90、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有人预言无纸时代即将来临,打印机的末日已到。然而全球纸张消费量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打印机的销量以平均接近8%的速度在增加。

  

91、这一切都预示着打印机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发展越来越来快,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从1885年全球第一台打印机的出现,到后来各种各样的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它们在不同的年代各领***,今天让我们寻觅历史的足迹,从技术、品牌与产品、应用市场及目标消费者三个方面,回顾喷墨打印机的光辉历史,同时对喷打未来的发展趋势作简单分析。


复制成功